您現在的位置:主頁 > 熱點資訊 > 行業新聞 > 詳細信息
傳國航南航正醞釀合并
作者:admin 來源:旅翔網絡 發布時間:2015-10-22

在國航東航南航貨運板塊擬合并成立新公司的消息流傳數月后,近日又有傳聞國航與南航正在醞釀合并 重組。真真假假,挑動市場神經。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,央企的整合大幕正在拉開。有資深國企改革專家告訴上證報記者:“在國企改革頂層方案出臺后,相比于混 改、國企分類等細則,目前有關部門最為關注的還是重組問題。”

實際上,央企的重組整合乃歷次國企改革的主要體現,不過這輪“分分合合”顯示出了改革新邏輯。根據頂層方案中“三個一批”的精神,將存量資產中優質或者具有發展前景的板塊單拎出來作為“創新發展”增量的做法,成為本輪央企改革的新趨勢。

截至目前,從南北車合并到中遠中海重組,再到中航工業的航空發動機板塊拆分,以及21日宣布核電領域擬成立“華龍公司”,央企“新巨頭”接連出水,國家新一輪的戰略布局也逐漸明晰。據記者了解,接下來核電、航空、航運、軍工、鐵路等五大行業的重組潮值得期待。

多領域整合彰顯國家戰略

繼國核技和中電投合并成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后,中國核電領域又將出現新的合并。這一次合并的主角是中國核工業集團(簡稱“中核”)和中國廣核集團(簡稱“中廣核”)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“華龍一號”。

據 21日央廣網消息,在跟隨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之際,中核集團副總經理俞培根對外表示,國家要準備成立“華龍公司”,將中核和中廣核目前各自研發的“華 龍一號”技術都整合到該公司中,負責將來“華龍一號”技術在海外的推廣、開發工作。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:“目前,中廣核和中核都有第三代核電技術,都叫 ‘華龍一號’,但是版本有所不同,在海外投標時各自為政相互競爭。成立新公司后在出口競爭其他國家訂單的時候會比較方便?!?

如此邏輯與南北 車合并初衷如出一轍,即都是為了配合央企“走出去”的戰略規劃。分析師認為:“在‘走出去’戰略的指導下,處于競爭性行業、產品同質化高、國際競爭激烈的 央企很有可能發生集團層面的合并。另一方面,‘中國制造 2025’上升為國家戰略也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視角。從2014年世界500 強排行榜來看,央企上榜43家,主要分布在軍工、石油石化、電力電網、鋼鐵、有色等行業,而在核工業、航天、航空運輸、文化傳媒、旅游、紡織輕工方面至今 都是空缺。政府可能從國家層面推進這些領域核心力量的合并?!?

前三者剛剛得到了驗證。近期,核電領域兩起合并,為做大做強核電央企創造了條件。中航工業宣布擬拆分航空發動機板塊成立新央企,被業界解讀為瞄準三大國際航空發動機巨頭羅羅、GE和普惠,欲打造全球第四大航空發動機公司。

而 在航空運輸方面,近日有消息稱有關部門正在討論國航與南航的合并。不過,該消息尚未得到官方求證。根據2014年年報,國航和南航2014年的營業收入分 別為1048.26億元和1083.13億元。根據Flightglobal的機隊數據庫,2014年底國航與南航分別有322架和472架飛機,機隊規 模分別在全球排名第十和第五,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航空公司共有967架飛機,第二名達美航空共有785架飛機。也就是說,如果國航和南航的合并成行,將躋 身世界前三甲。

優質存量變創新增量

相比于國航與南航整體合并的消息,將國東南三大航的貨 運板塊抽出來單獨成立航空貨運公司的消息流傳已久。最早是今年6月新華社報道,在中國民航發展論壇席間,中國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透露:中國三大貨運航空公 司將合并,打造成為亞洲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,目前此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,合并之后的新公司將成為全球第四大、亞洲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。雖然此后,官方均 否認了這一說法。但是據記者了解,該事項仍在推進中。

無論是成立航空貨運公司,還是中航工業拆分航空發動機板塊,亦或中廣核與中核集團合資 成立華龍公司等,其重組的模式都頗為類似:即將央企存量資產中優質或者具有發展前景的板塊單拎出來作為“創新發展”的增量?!皩炠|存量變為創新增量,是 實現頂層方案‘三個一批’精神中‘創新發展一批國有企業’最有效、成本最低的一種途徑,也是本輪央企整合的一種新趨勢?!?